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美术馆提出“典藏活化”概念,并推出“典藏活化”系列展览项目。“典藏活化”系列展览的实施,无疑是对美术馆藏品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充分利用,让那些曾经深藏仓库、鲜为人知的珍贵艺术品得以与广大观众近距离“接触”,传递艺术的温度与力量。观众的热情参与是这一举措成功的最好见证,为了一睹“典藏活化”系列展览的风采,观众排队观展的现象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美术馆的一道风景。中国美术馆推出“典藏活化”系列展览后,许多美术馆也陆续推出了同名系列展或类似形式的活化展览,带动了全国美术馆让典藏活起来、让精品真正为人民所享,发挥了对全国美术馆专业建设的积极引导作用。这些都彰显出这一创新模式的强大吸引力与深远影响。
2023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中对中国美术馆“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4年,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已推出10年,一系列精彩展览令人回味,而接下来“典藏活化”系列展览如何进一步助力美术事业发展则更加令人期待。近日,围绕“典藏活化”系列展和美术馆建设的重要话题,本报《美术文化周刊》对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进行了专访。
美术文化周刊:“典藏活化”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吴为山:所谓“典藏活化”,就是收藏经典,活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美术馆作为艺术作品的安家之地、汇集之所,理应让躺在库房、养在深闺的优秀作品走进展馆。
我们去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要排队看他们的镇馆之宝。多年前一位朋友问我,去中国美术馆能看到你们的镇馆之宝吗?我说还真看不到,因为镇馆之宝都“镇”在库房里。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启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
为系统地实现“活化”,美术馆首先要对馆藏按门类、题材、风格等板块逐一梳理,再进行展示。“活化”是指对馆藏作品由物质的静态保存到文化功能的动态发挥。如何来“活化”?除了梳理、分类,还要进行研究、策划与展示。
美术文化周刊:第一场“典藏活化”展是什么内容,在展品的选择以及布展等方面与之前的展览有何不同?
吴为山:首展即是2015年举办的“人民的形象”馆藏美术作品展,这是建馆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系统化、有高度、有计划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关键词,对馆藏进行梳理研究的展览。展览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美术家笔下的人民形象,共展出了《天安门前》《祖孙四代》《人民和总理》《青年女歌手》等20世纪美术史上名家名作近100件,许多馆藏作品属首次与观众见面。
当时,中国美术馆还联合了国内其他美术馆,如江苏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共同把反映人民生活的馆藏作品展示出来,由此形成以中国美术馆牵头的、以“人民的形象”为主题的馆藏作品展示的良性互动。其中大部分作品是历届全国美展中的获奖作品,还有从民间收藏、艺术家捐赠作品中选择的代表性作品。
从时间上看,作品主要是分为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后,以及在追梦圆梦过程中表现人民的创新之作;画种上也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画种,还有漫画、宣传画、连环画等多个种类
通过展览,人们不仅感受到社会前进的步伐和不同时期人民的精神风貌,更感受到美术家们如何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与生活、与人民、与时代紧密相连而创造出感人作品的心路历程。
美术文化周刊:当第一场“典藏活化”展推出时,在社会上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吴为山:新时代是人民的时代,中国美术馆是人民的美术馆。我们这个展览展出之后每天都有5000至6000位观众看展,他们在这里合影留念,获得审美和精神上的感动。这些展品,往昔多为民众记忆中的瑰宝,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如今在此地得以展示,令观众深感动容。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深刻体会到,要让收藏在中国美术馆的作品得以活化,成为人民欣赏文化、品味美的重要载体,在人民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这种文化的力量,不仅激发着人们的情感共鸣,更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还有不少作者远道赴京,在自己的作品前热泪盈眶,仿佛见到久别的亲人。展览重温美术史,重温创作,也是重温人民的情感和几代艺术家的情怀,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后来观众反响太热烈,应要求又展了第二次,并且到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进行了巡展。“人民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人民的风采,也展示了人民艺术家的创造,更得到人民的喜爱。
美术文化周刊:十年来,“典藏活化”系列展规模怎样?形成了哪些效应?进行了哪些创新?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共举办“典藏活化”系列展140余场,藏品出库量近2万件(套),使用藏品图像15万余张次。
好的想法一定要有持续性,没有持续性,形成不了品牌。因此要用制度、模式来进行固化,持久下去。如今“典藏活化”已逐渐成为公众心中的一个闪亮的品牌。2017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10天内吸引观众近15万人,最高日观众量达2.8万人。2018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也吸引了很多观众来观看,显示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美的期待。
2017年12月,“美在新时代: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排队等候观看的观众队伍达数公里。这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文化盛事。
不仅如此,近年来“江山多娇”“万卷河山”“连环画原作展”“杨柳青古版年画展”“馆藏素描作品展”“馆藏摄影作品展”等主题典藏活化展,以及黄宾虹、陈师曾、韩乐然、滑田友、刘开渠、赵望云、华君武、苏天赐、杨之光等个案研究展,展示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血脉,深受观众喜爱,一些展览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几次延长展期,观众热情依旧不减。
罗中立的《父亲》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作品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收藏以来,于2015年典藏活化展“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重庆”中首回重庆,距创作已三十五载。作者罗中立感慨万分。作品回归恰逢父亲节,许多观众携家人于画前合影,既活化了藏品,又传承了美的精神。此外,还有一件作品是方增先先生于1955年创作的《粒粒皆辛苦》,画作描绘了老农细心捡拾麦穗的场景,体现了劳动者的辛勤与对粮食的珍视。这件作品完全可以跟米勒的《拾穗者》相媲美。油画与中国画各有自己的表现方式,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创造,但其中的思想之美、艺术之美、技巧之美是可以进行对话的。这幅优秀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艺术家的情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美术馆六层原是内部的一个资料室,经过改造,重新设计而成为长期展示馆藏小型经典作品的“藏宝阁”。在这一方不大的空间里,观众可近距离观赏大师真迹,从齐白石的虾与蟹中感受传统绘画的神逸,从林散之的草书中感悟中国书法的气势,从刘开渠的雕塑中把握造型的律动,进而领悟艺术的真谛。可以说,这是中国美术馆皇冠上的明珠。
后来,中国美术馆又将原来的咖啡厅、书店、艺术品商店改造为展厅,户外空间也充分利用起来,作为“中国美术馆雕塑园”进行展示。利用这些空间举办了“丝路国家美术馆联盟展览”“青年美术家提名展”等展览活动,集腋成裘,以空间活化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此外,活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创产品的有效复制、美术馆IP的开发与运营都是中国美术馆文化资源活化的有效路径。
美术文化周刊:“典藏活化”系列展的举办,对国内美术馆界带来哪些影响?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推出“典藏活化”系列展览后,全国很多美术馆也推出了同系列或类似形式的活化展览,带动了全国美术馆让典藏活起来、让精品真正为人民所享。2023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不仅再次引发观展热潮,同时引发如何看待美术创作尺幅大小问题的热烈讨论,发挥了对艺术创作的引导力。2024年春节,中国美术馆与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共同主办的“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集中展示了全国15家重点重要美术馆的500多件藏品,呈现了新时代以来美术馆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美术馆不断加强与博物馆的合作,2023年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了“墨韵文脉”系列展览,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馆共同主办,开展3个月内接待观众43万余人次。此后中国美术馆又与辽宁博物馆、吉林博物馆等继续合作,推出“墨韵文脉”展览后续篇章,反响热烈。系列展览呈现了中华历史文脉的完整性、延续性和创新性。
美术文化周刊:“典藏活化”对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吴为山:作为国家美术殿堂的中国美术馆,不仅要让中国文化在这里大放异彩,也要让世界的精彩在这里活化呈现。2018年,毕加索、达利、珂勒惠支等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纷纷登场,短短12天吸引了8万多名观众前来参观。用经典作品为广大群众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对美的需求。
观众在欣赏中国美术馆藏毕加索的油画作品《带鸟的步兵》。
同时,中国美术馆以“打造世界著名美术馆”为目标,引进了一系列国际交流展,比如“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选展”“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请展”“心意——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邀请展”等,还形成了“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和“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等跨文化长效合作机制,与不同国家互换展览、共办论坛,深入推进交流合作。
当然,也“走出去”了一系列典藏展,比如“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这一品牌,目前已赴波兰、法国、墨西哥、新加坡、希腊、白俄罗斯、韩国等国的国家级艺术机构展出,反响热烈,造访国家无不掀起一阵“中国热”。
2016年9月,“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在墨西哥城圣伊德方索学院(博物馆)开幕。
美术文化周刊:在“典藏活化”的同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藏品?
吴为山:在中国美术馆,藏品的保护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贯穿于展览、进出库及运输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古画这类珍贵藏品,在展览时特别注重降低照明度,以减轻光辐射对画作可能造成的不可逆损害。若展览周期较长,还会考虑轮换展品,以确保藏品的长期保存。在藏品入库前,工作人员会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没有虫霉病害的存在,从而避免将潜在风险带入库房,影响其他藏品的安全。
在日常库房保存方面,中国美术馆的库房采用了恒温恒湿的空调系统、稳定的气体灭火系统、先进的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和多种形式的密集型画柜、画架,来满足各类不同形式藏品的存放需求。此外,中国美术馆库房采用的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效率,能实现快速识别、快速分析、快速响应。
目前,中国美术馆正在就全国美术馆藏品保护与修复编写工作手册,以进一步推广藏品的日常维护和预防性保护。
美术文化周刊: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大“典藏活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和普及美的艺术?
吴为山: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国美术馆致力于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扩大“典藏活化”的影响力。我们有效利用“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为展览、研究及各大媒体、学术机构、出版机构等单位年均供图逾1.5万张次。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美术馆加强了与媒体的深度合作,利用电视、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进行资源活化。推出了许多网民喜闻乐见的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交化的“云端”产品。“屏上美术馆”“纸上美术馆”等,社会反响都很好。比如,2023年我们与百度百科联合打造的《墨韵文脉》全景虚拟展厅、《有声有色》音频读本传播量超过1亿,自主策划的品牌项目《美时美刻》也深受观众好评。在数据积淀下的研究和一场场活动与互动的积累下,中国美术馆的传播受众实现了从“千”到“万”再到“亿”的量级突破。
总之,中国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是终身性的教育机构,要真正按照“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的要求,发挥好自身作用,以“典藏活化”为重要抓手,以多样的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