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媒体 > 最新报道

落笔千峰起 墨痕量天地 新时代红旗渠高速 “凝碧中原”展览即将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09 5人已浏览

 

郭建明 《骄阳》 中国画 68cm×68cm

 

  千峰如削,万仞壁立,太行山始终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与守护者,它极富传奇色彩,许多动人的远古神话在此产生: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千百年来,神话以永恒的魅力昭示后人,续写出感天动地的时代篇章。

 

  65年前,河南林县的十万开山者,绝壁穿石,挖渠千里。60年前,红旗渠总干渠通水,把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插在了高山之巅。

 

  夏木阴阴,登临红旗渠,千峰如戟,直指苍穹,万壑含云,吞吐日月,好似听得到太行山的呼吸。无论从地理方向,还是从时空坐标,这都是一座展现巍巍中华气象的豪迈之山。

  而今,一条钢铁巨龙蜿蜒穿行于绝壁深谷之间,以当代愚公之志续写着山河传奇——沿太行高速公路安阳段,不仅丈量着豫北大地的经纬,更在悬崖峭壁间凿刻出新时代的精神丰碑,被誉为“红旗渠高速”。

 

  今日的建设者们以钻机为笔,以混凝土为墨,在海拔千米的绝壁上书写着新的史诗。他们穿梭在云雾间的身影,与红旗渠开拓者凌空除险的身影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与天地对话的永恒剪影。

 

  2024年夏秋之际,在太行山腹地,晨雾尚未散尽,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和河南省书画院的20余名书画艺术名家,已踏上了采风之路。他们背负画箧,手持速写本,历时6个多月,沿着建设者凿出的临时栈道攀援而上,在爆破声震耳欲聋的隧道施工现场,在百米高空摇晃的施工吊篮里,在暴雨突袭时的临时工棚中,捕捉着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瞬间:安全帽下坚毅的目光,被钢筋磨出厚茧的双手,工装裤上凝结的盐霜……他们提笔蘸墨,浓情挥毫,对一幕幕施工场景、一个个施工人员进行描摹写生。一幅幅散发着浓浓墨香、充满神韵的丹青力作,展现着建设者朝气蓬勃的精气神。作品亦呈现动人场景:太行山万壑娴静,矗立而起的高速公路如同丰碑一般,指引前行。

 

  深入基层的艺术家,将太行山的雄浑气魄与建设者的热血豪情熔铸笔端。书法家吴行挥毫而就《“驰骋纵横”联》《“海为天是”联》,其墨色苍劲处若斧劈刀斫,飞白处似云雾蒸腾,将文字表述与艺术形式完美统一。国画家郭建明的《架上春秋》,用写实手法描绘架桥工人的劳动瞬间,形象鲜明生动,宛如劳动现场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

 

  在红旗渠纪念馆的展柜里,1960年的钢钎与2023年的盾构机刀盘静静对话。从人工开凿的“青年洞”到智能掘进的隧道群,从肩挑背扛的运石队到无人驾驶的混凝土搅拌车,六十五载春秋流转,不变的是中原儿女“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壮志豪情。国画家桂行创在《太行高速途中所见》中,以传统青绿山水为基底,在水墨山体肌理间别有巧思,高速公路蜿蜒盘旋,如银链穿云,建设者点缀其间,形成传统与现代的视觉交响。

 

  在安阳段最难攻克的挂壁公路施工现场,书画家们与建设者交谈,意外发现有人祖孙三代都奋斗在施工现场。这位建设者说,自己的祖父参与过红旗渠开凿,父亲奋战在京港澳高速工地,他指着岩壁上密密麻麻的炮眼说:“每打一个孔,都要先向大山鞠躬——太行山是老师,教我们读懂什么是坚韧。”书法家米闹将这一精神融注笔端,书法作品《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墨色流转,尽显书法之美,用墨的浓淡、笔调的枯湿,巧妙控制节奏,似能从中感悟到林州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画册中的百余件作品,在古今对话中开辟新境,构成一部气韵生动的视觉史诗。陈文利《金枝漫道彰渠魂》和徐立新《太行金秋》,线条细腻,色彩柔和,形象逼真,在花鸟灵动间体现高速两旁的生态之美。曲春林在《敢叫天堑变通途》中,以散点透视法展现高速公路的时空穿越,既有甲骨文中的象形山峦,又有穿山越岭的现代桥梁,其间约略晕染建设者的身影,隐喻着文明赓续的精神脉络。在刘洪海《太行通天路》中,将高速道路解构重组为当代水墨的构成语言,混凝土的肌理恰似龙山文化的黑陶质地。

 

  惊蛰前后,站在太行上俯瞰大地,目之所及,一条条隧道穿岭而越,一座座桥梁拔地而起,高速公路如同迤逦长龙,潜行山脉,隧道两旁的绿化带已萌发新绿。这让人不禁回忆起书画家集体写生的场景:他们与建设者同吃同住,在工棚里探讨《林泉高致》的构图理论,在创作中体会“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哲学意境。在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之际,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力求精品力作的追求,是文艺工作者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的生动诠释。

 

  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明讲述“凝碧中原”之意。他说,“凝碧”二字出自王维“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中原大地的苍翠,入眼更要入心,要凝结在艺术家的血脉里。这恰与艺术家们的追求不谋而合——他们以笔墨为桥,连接起太行山的亘古苍茫与新时代的蓬勃气象,在宣纸素绢上凝固的不仅是山水形胜,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图谱、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今日的太行之巅,机械轰鸣与山风松涛合奏成时代交响,建设者的汗水与艺术家的丹青交融为文明长卷。当我们的目光掠过这一幅幅饱含深情的作品时,仿佛看见愚公的后裔们正在续写新的传奇:他们以山川为纸,以热血为墨,以初心为笔,在巍巍太行间书写着新时代自强不息的奋斗华章。

 

  这,或许就是“凝碧中原”最深刻的隐喻——将中原大地的精神碧色,凝成照耀未来的文明之光。

 

  期待“凝碧中原——沿太行高速公路安阳段写生作品展”于4月11日至4月18日在河南省文联美术馆举行。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Top